- 闻 钟
闻 钟 ( 生卒年不详) 编导。又名关建,满族人。曾从事文明戏。 40 年代初,受浙东戏院领衔演出的筱丹桂之聘来排新戏,改名 “闻钟”。 1941 年 4 月 23 日,首编新戏《痴凤情怨》。由此至 1947 年筱丹桂剧团结束为止,先......
- 钱英郁
钱英郁 ( 191 8 ~ 2010 )导演。曾名钱善根,话剧艺名殷忧、英郁,笔名孟度、马前,越剧艺名方隼。浙江省舟山人, 1918 年 2 月生于上海。求学期间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并受左翼剧联的影响,与同学们办起了青钟剧社。抗日战争时......
- 钟 泯
钟 泯 ( 1921 ~ 1987) 编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名孙以钟,籍贯安徽省寿县。大学肄业,学生时代爱好文艺。后在中华歌舞剧团、大中话剧团等艺术团体从事编、导、演工作。 1943 年 7 月,进入大来剧场参与袁雪芬从事的新越......
- 金风
金 风 ( 1924 ~ 2000 )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籍浙江嘉兴, 1924 年 9 月出生于上海。肄业于上海励志英专,自幼酷爱文艺。 1946 年开始担任越剧导演,曾先后参加芳华、玉兰、云华、先声、少壮等越剧团。导演《回......
- 金静
金 静 女,一级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65 年 1 月出生。 1983 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进入上海市静安越剧团, “戚派”艺术创始人戚雅仙老师的亲传,并受教于越剧音乐家贺孝忠。 她嗓音纯美酷似其师戚雅仙......
- 金月华
金月华 ( 1927 ~ 1980) 女,化装管理员。上海市人。 1943 年进上海越剧学校 ( 天潼路 ) 学戏。 1944 年在浙江路浙东大戏院任演员,后在曹家渡三民大戏院、徐家汇大戏院、卢家湾星光戏院当演员。 1950 年 4 ......
- 金 红
金红 女,一级演员。上海人, 1967 年 5 月出生。 1985 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 1987 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任演员,工老生 (吴 小楼 ) 、花脸。主要剧目:《红楼梦》、《孔雀东南飞》、《追鱼》、《皇帝与村......
- 郑采君
郑采君 ( 192 9 ~ 20 22 ) 女,二级演员。浙江余姚人。 1929 年 12 月出生。 1940 年在上海进入科班四友社,与陆锦花、吕瑞英等同科学戏,工小丑,开蒙戏为《仁义缘》,扮演长衫丑周惠吉。出科后在上海及杭、嘉、湖......
- 郑传鉴
郑传鉴 ( 1910 ~ 1996 ) 技导、昆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名郑荣寿,出生于苏州市工人家庭。 11 岁考入苏州 “昆剧传习所”,师从吴义生,工老生。 1944 年加入雪声剧团,负责教练身段动作,协助导演排戏,为越剧的......
- 邢雪琴
邢雪琴 ( 1904 ~ 1972) 琴师。原名邢延钟,浙江省嵊县下南庄人。家贫辍学后,一边做小贩谋生,一边进 “坐唱班”学唱京戏,同时研习丝竹吹打。 3 年满师后,即自己组班教唱,或外出坐唱,对京剧旦角与老生唱腔均所熟悉。 1931......
- 谢同妙
谢同妙 ( 19 46 ~ 2022 ) 一级舞美设计师。浙江余姚人, 1946 年 9 月出生。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市舞美学会常务理事。 1965 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1969 年毕业。 1973 年起任上海越剧院......
- 许 杰
许杰 一级演员。安徽六安人, 1963 年 3 月出生。 1974 年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工小生,宗陆(锦花)派。 1980 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任青年剧团主要演员。曾在《珍珠塔》、《花中君子》、《浪荡子》、《天鹅之歌》、《玉镯冤》......
- 薛岩
薛 岩 ( 1920 ~ 20 15 )作曲。曾名薛保义,江苏省无锡人, 1920 年 1 月出生。 1940 年秋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本科学习戏剧,次年秋,入四川重庆中央训练团干部训练班学习音乐。 1943 年夏,入四川......
- 薛允璜
薛允璜 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剧文学学会理事。笔名有秋实、秋之初等。江苏省启东人,生于 1938 年 11 月 7 日。 1961 年 7 月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分配到上海越剧......
- 蓝流
蓝 流 ( 192 2 ~ 2011 )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名沈宗澄,艺名白桦、蓝明、沉默、蓝流。祖籍浙江省湖州, 1922 年 1 月 28 日生于北平。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艺术熏陶,爱好书画,学生时代参加业余话剧活动。 ......
- 1963年
1月22日,由市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吕瑞英、张桂凤、陈少春等主演的《打金枝》,在友谊电影院招待尼泊尔国家。周恩来、陈毅副、柯庆施市长、曹荻秋副市长陪同观剧。观后上台与演员合影。 2月27日,由市外事处主办,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打金枝》......
- 1962年
5月30日,上海越剧院经过重大修改和加工的《祥林嫂》,在人民大舞台公演。 7月10日,上海越剧院与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合作拍摄的彩色艺术影片上、下集《红楼梦》,经8个多月摄制完成。 7月,上海越剧院为提高专业人员的文史修养......
- 1961年
4月15日,上海市副市长赵祖康陪同28位市人民代表,到上海越剧院视察工作,观摩了《行路》、《百花赠剑》、《做文章》,参观了美术组陈列的美术作品展览。 6月2日~8月9日,西安市越剧团第二次来沪演出,在瑞金剧场上演了《唐太宗》、《状元打......
- 1960年
2月4日,市委宣传部批示,将直属市文化局领导的上海市青年越剧团(团长陶影,主要演员陈琦、张金花、王金萍),划归上海越剧院,命名为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三团)。 2月14日,上海越剧院三团,被编为上海市慰问参加西北建设职工代表团文工团二团......
- 1959年
1月25日,芳华越剧团离沪赴福州,支援福建省文化建设,改建为福州市越剧团。 1月,原属邑庙区大世界的永乐越剧团,为支援甘肃省文化建设,去酒泉市落户,组成酒泉市越剧团。 2月17日~4月3日,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
- 1956年
1月5日,新新越剧团离沪去西安支援西北文化建设,后改建为西安市越剧团。 1月,在全国改造运动中,本市民间职业越剧团芳华、合作、少壮、天鹅、振奋、合众、飞鸣、光明、青山、艺华、华艺、出新、新艺、光荣、红花、谊华、文艺、和平、艺风、光艺、......
- 1955年
3月24日,华东戏曲研究院随着华东行政区的撤销而终止,在其所属的越剧实验剧团一团、二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越剧院,袁雪芬任院长、胡野檎任支部。 6月19日~9月10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团长许广......
- 1954年
1月23日,前身为玉兰剧团的军委总政文工团越剧团,由京抵沪。刘雪苇、于伶、袁雪芬、伊兵、刘厚生等300余人赴车站欢迎。当晚,上海越剧界在延安西路200号举行春节联欢晚会,欢迎军委总政越剧团和华东、上海戏曲工作者赴朝演出归来。市文化局局......
- 1953年
1月,苏联芭蕾舞舞蹈家乌兰诺娃在上海看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给予极高的评价。称该剧为《蝴蝶——爱情》,赞赏剧本结构极其精彩,服装非常美丽,音乐也很好听,演员体会深刻,表演真实,使人想起《罗米欧与朱丽叶》。 2月,......
- 1952年
1月,以丁赛君领衔的天鹅越艺社成立,1月27日起,在九星戏院演出,首演剧目《楚宫怨》。 2月,由姚宝红组建的联谊越剧团,于1951年下半年,应重庆市文化局之邀去重庆演出,临行前更名为沪光越剧团,并推选韩佩芳任团长,姚宝红任副团长。主要......
-
12年1923年8月10日,以童镇楚(童正初)、刘锡霖、张子和等23人组成的男班,始演于法大马路的乐意楼。 11月1日,由支维永、岩焕亭领衔组成20人的男班,始演于共和戏院...详细
-
11年1922年6月16日,以马潮水、王永春、白玉梅领衔的小歌班进入大世界游乐场演出,《申报》广告上使用“越郡班绍兴戏剧”名称。8月23日,又改称为“绍兴文戏”,自此,“小歌班”大都以“绍兴文戏”相称...详细
-
10年1921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四),以卫梅朵、马阿顺、张云标为首的男班,演出于升平歌舞台。同时以王永春、白玉梅为首的男班,演出于新群仙茶园。2月25日起,以紫金香、支维永、筱金钟为首的男班,演出于绮云茶园,出现了三班竞演的局面。 9月16日,......详细
-
黄耘瑛黄耘瑛 女,一级舞美设计师。福建省福州市人, 1952 年 7 月生于一个艺术世家,自幼受益于著名中国画画家、舞美设计师父亲黄子曦的艺术熏陶。 1981 年起任上海越剧院服装、人物造型设计。主要作品有越剧《乔少爷造桥》、《杨乃武》、《......详细
-
黄子曦黄子曦 ( 1918 ~ 1991) 舞台美术设计、画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福建省福州连坂乡人。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幼年喜欢绘画。 1934 年考进福州苍山荻山荻芦画室,拜蔡鹤汀、蔡鹤洲和赵凤翔为......详细
-
黄 沙黄 沙 ( 1919 ~ 1988) 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又名黄维光,原籍四川省重庆。 1939 年秋,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求学。业余爱好戏剧,曾组织业余话剧团。 1943 年春,大学毕业后,参加上海中中话剧团为演员,艺名马丁......详细
最新博文
-
魅力西博会 余杭小花尽现风采
11月1日,第十七届西博会总结颁奖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次总结颁奖大会云集了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受邀嘉宾。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非常荣幸的参与了这一次闭幕式晚会的演出。 当晚,除了颁奖仪式庄重瞩目,文艺演出也精彩纷呈,有余杭独具特色的《花篮花灯》、临安的《五凤朝阳》这一系列非遗的节目,还有许多歌舞类表演。小百花以第二个节目出场,20位青春靓丽的演员们齐刷刷的登台亮相...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马誉嘉原名马央央
马誉嘉,女,浙江越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旦角,擅长多种花旦流派,尤其擅长演唱吕派,委婉流畅,深得好评。1995年,考入浙江省艺术学校越剧表演专业,在班级中担任班长,因学习成绩突出,作为优秀毕业生进入浙江越剧团工作至今。演出了《孟丽君》《天之骄女》《画眉》《五市街风情》等诸多剧目。多年来,她刻苦钻研,努力在舞台上得到实践,舞台经验逐渐丰富。 曾担纲主演的越剧舞台剧有:《孟丽君》饰演孟丽君...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静墅里社区津沪越剧团 唱响夕阳红
天津北方网讯:“玉林今科中状元,发奋求名遂宏愿。两家尊长上面坐,为什么不见娘子女婵娟。母亲啊,娘子的病体可痊愈,还望母亲去问根源。”记者刚推开静墅里居委会市民学校的大门,就听见屋内传出悠扬婉转的唱腔,推门进去看到穿着戏服的阿姨们随着越胡的伴奏唱着曲儿,表情和手势有板有眼。 静墅里社区津沪越剧团成立于2008年,从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成现在的35人,团员们平均年龄62岁,都是因为爱好越剧走到了一起...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雪中越剧艺校 美翻了组图
受弱冷空气影响 ,昨晚开始,我市普降雪花,经过一夜飘雪,我市越剧艺校犹如冰雪琉璃世界一般银装素裹,简直美翻了。图为越剧艺校一角。(网友 孙育慧...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金庸鹿鼎记 搬上越剧舞台
10月15日、16日,杭州越剧院将携越剧《德清嫂》《鹿鼎记》在国家大剧院进行纪念演出。这是继2012年《红楼梦》进京首演以来,杭越第六次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 据悉,这次杭越的两出戏各具特色:《德清嫂》是一部呼唤真情的力作,讴歌时代精神。《鹿鼎记》是第一部将金庸武侠小说搬上戏曲舞台的越剧大戏。 《德清嫂》首创全国业界独一无二的“联合制作、双版互动”运作模式:该剧由杭州越剧院和德清县联合创排...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金利园
金利园,女,国家四级演员,1992年至1994年在嵊州市越剧之家培训,工小生,基本功扎实,唱腔流利擅长各个流派。1995年进入嵊州时越剧团工作至今,是越剧团优秀的青年演员...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邀您点评越剧六月飞雪
【文化会客厅】第十一期温州市第十三届戏剧节 剧目点评活动 聚焦瑞安市越剧团评剧目《六月飞雪》 观毕西园,又见飞雪。10月18日晩越剧《六月飞雪》在东南剧院闪亮登台,该剧由瑞安市越剧团有限公司演出,该团始建于1955年10月1日。一路曾辉煌,尘封十几年,改革创新路,春风吹又生。“六月飞雪有冤情”,剧演亮点精彩纷呈,文化会客厅邀您来评越剧,聊演戏。 【主 持...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送春联办村晚做大戏文化礼堂天天乐
送春联、办村晚、做大戏、放电影。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各地农村文化礼堂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农村节日文化的氛围。图为市越剧团在三界镇杜联村文化礼堂演出场景...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这群醉心第二国剧的女子 越剧是她们美丽的力量
这群喜爱越剧的女性,在东阳剧院演出了一场晚会,奉上了越剧中8个经典折子戏。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这脍炙人口的唱腔,出自越剧《红楼梦》。对今天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就是通过这一经典唱腔认识了越剧。年已五旬却仍清秀无比的包兰苏,还有她那群同样喜爱越剧的小姐妹,就是以越剧电影《红楼梦》为媒介,恋上了越剧。 前不久,这群喜爱越剧的女性,在东阳剧院演出了一场晚会...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还是得看真功夫越剧鹿鼎记观后
周末雨夜,赴逸夫剧院观看《鹿鼎记》。 去时并没有太高的期望。这几年根据当红小说改编的戏曲作品不少,如上海越剧院的上下部《甄嬛》,浙江小百花的《步步惊心》,虽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面对众多的故事头绪、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小说戏剧的风格差异时,多少显得捉襟见肘。《鹿鼎记》原著出自武侠大家金庸先生之手,“底子”比前两部深厚得多,而在人物谱系与事件情节等诸方面,都显得更为庞杂...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